首页 >> 技术中心 >>植保方案 >>枸杞 >> 枸杞种植情况及病虫害防治
详细内容

枸杞种植情况及病虫害防治

枸杞种植情况及病虫害防治

一、    枸杞作物特点及分布区域

1.1   枸杞作物特点

枸杞属于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n  Linn.)多棘刺落叶小灌木,本属80余种。野生种株高0.2-1.0m,栽培种株高1-1.5m,人工可培植成1.5-2.0m的小乔木。根系多分布于20-60cm,叶为近等面叶,上下面表皮的栅栏组织都很发达,气孔密度小,抗蒸腾能力强,因此,抗旱力强。无限花序,花芽当年分化,花果期较长,5-10月,边开花边结果,果实发育期30-40天。

与其它果树相比,枸杞树体寿命长,可达60-70 年,结果早,有性繁殖苗木定植后次年结果,无性繁殖苗木定植当年即结果,4-6年进入结果盛期,25-35年进入结果后期,35年后进入衰老期。

枸杞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年均温度6.0以上,生长季节有效积温1000上,可正常生长结实。适宜于多种土壤(从砂土到粘土、白僵土、栗钙土),在表土含盐量0.5%的土壤上正常生长、结果,表土含盐量达到1%pH=10仍能生存,但结果不良,绝对低温-42条件下可安全越冬,耐旱,年降雨量低于100mm,年蒸发量大于1000mm的地区能正常生长,但获得高产需400mm以上的给水。性喜干燥气候,不喜湿,地表积水,往往导致死亡。

1.2   枸杞种植面积、产量与分布区域

枸杞适应性强,喜凉爽气候,喜光,能耐旱、耐碱,广布于我国西北、华中、华北、西南等地区,截至2014年底,中国枸杞种植面积为224万亩,年产量为22万吨。

其中以宁夏枸杞分布最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种植面积约86万亩,种植规模排名全国第一,主产于银川平原、卫宁灌区,以及黄河沿岸、支流沿岸的盐碱地;甘肃省是我国枸杞的传统产区,种植面积55万亩,主产于白银市的景泰县、靖远县,酒泉市的瓜州县、玉门县,武威市的民勤县、古浪县;青海省是我国枸杞生物多样性发源中心之一,野生枸杞资源丰富,目前亦为我国枸杞的新兴种植区,种植面积达30万亩,成为我国优质枸杞的生力军,且有继续增长之势,主要分布在海西州;内蒙古自治区枸杞种植区毗邻宁夏,同为黄河沿岸的盐碱地,栽培面积约20万亩,主要分布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先锋镇、杭锦后旗的沙海镇和五原县的隆兴昌镇等。新疆是我国枸杞种植最北区域亦为我国枸杞主要产区之一,目前种植面积约27.5万亩,主要产于精河县及附近地区。

二、枸杞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2.1 黑果病

2.1.1 为害症状

  枸杞黑果病又称炭疽病,属真菌性病害,青果发病后,早期出现小黑点或黑斑或黑色网状纹。阴雨天,病斑迅速扩大,使青果变黑,不能成熟。晴天病斑发展慢,病斑变黑,未发病部位仍可成熟为红色。花感病后,花瓣出现黑斑,轻者花冠脱落后,幼果能正常发育,重者子房发黑,不能结果。幼蕾感病后,初期出现小黑点或黑斑,严重时整个幼蕾变黑,不能开花。枝叶感病后出现小黑点或黑斑。

2.1.2 发病规律

该病病原胶胞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称围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在病果内越冬,也可以残留在树上和地上的黑果内越冬,主要通过风和雨水传到附近的健康花、果、蕾等部位,病菌可以通过伤口及自然孔口侵入。一般风力摩擦、虫伤是自然条件下造成伤口的主要原因,也是侵染的主要渠道。黑果病的流行与湿度、温度关系密切,湿度与降雨量对发生蔓延起主导作用,温度只起促进作用。

2.1.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收获后及时剪去病枝、病果,清除树上和地面上病残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到6月份第一次降雨前再次清除树体和地面上的病残果,减少初侵染源。(2)发病期禁止大水漫灌,雨后排除杞园积水,浇水应在上午进行,以控制田间湿度,减少夜间果面结露。

  药剂防治:(1)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即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天喷一次,直至病害不再发生;(2)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即用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3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天喷一次,直至病害不再发生;(35%香芹酚1000倍进行喷雾,间隔7天喷一次;(410%多抗霉素8001500倍液进行喷雾,间隔710天,连用23次;(547%春雷﹒王铜600800倍叶面喷雾,间隔1015天,连续23次。

2.2 白粉病

2.2.1 为害症状

  白粉病主要危害枸杞叶片。叶面覆满白色霉斑(初期)和粉斑(稍后)。严重时枸杞植株外呈现一片白色,使叶片光合作用受阻,终致叶片变黄,易脱落。

2.2.2 发病规律

  该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粉孢属。主要以闭囊壳随病组织在土表面及病枝梢的冬芽内越冬,翌年春季开始萌动,在枸杞开花及幼果期侵染引起发病。天气干燥比多雨天气发病重,日夜温差大有利于此病的发生、蔓延。

2.2.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冬季做好田园清洁,清扫地表病叶、枯枝,除去带菌病枝,减少初侵染源。

药剂防治:(1)使用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600倍液+5%香芹酚水剂2000倍液,进行喷施。(2)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即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或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3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间隔7天喷一次,直至病害不再发生;(3)使用5%香芹酚水剂1000倍液叶面喷雾,间隔7天喷一次。

2.3 根腐病

2.3.1 为害症状

主要危害植株根部及茎基部。病株外观表现为叶片发黄、萎垂。挖起病株剖检根、茎部,可见患部变褐至黑褐色,有的皮层腐烂、脱落,露出木质部。根茎内部维管束亦变褐。潮湿时患部表面有时出现白色至粉红色粉霉病征。初期根部发黑,逐渐腐烂,而后地上部枯萎,全株死亡。

2.3.2 发病规律

  该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茄类镰孢。病原菌产生大小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镰刀状,多胞具隔;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卵圆形,单胞。此外有些地区称立枯丝核菌也可引起类似的症状。病原菌随存活病株越冬,也可随表土和土中的病株残体及病果种子越冬和传播。病菌从伤口或穿过组织皮层直接入侵到植物组织内部,引起发病。不同的病原菌和不同的浸染方式,其病害的潜育期也各不相同。

2.3.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新建杞园要选择在地势高燥的沙壤上,严禁栽植有病种苗;(2)发现病株及时挖除,补栽健株,并在病穴施入石灰消毒;(3)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

  药剂防治:(1)枸杞扦插育苗时,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根部型50倍液蘸根,最好在药液中添加少量泥土,以增加粘量。以后每3个月对育苗基地灌根一次,用药量300g/亩,一年用药23次。(2)定植后,根据树势大小,用药量24g/棵,春季枸杞萌芽第一次浇水时用药;以后每隔2个月半量用药补充一次,一年用药23次,使用方法:将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根部型稀释2000倍单株浇灌,于树冠边缘与地面垂直相交的位置(这样可以直达根尖部位)进行沟施,每株浇灌4L8L。如果有滴灌系统,按稀释2000倍液的剂量,直接将药剂加入滴灌系统即可。(3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稀释500倍浇灌,一个月用一次。(410%多抗霉素5001000倍进行灌根,一个月用一次。

2.4 枸杞蚜虫

2.4.1 为害症状

  枸杞蚜虫常群集嫩梢、花蕾、幼果等汁液较多的幼嫩部位吸取汁液危害,造成受害枝梢曲缩,停滞生长,受害花蕾脱落;受害幼果成熟时不能正常膨大。严重时枸杞叶片全部被蚜虫的粪便所覆盖,起油发亮,直接影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植株大量落叶、落花、落果以及植株早衰,致使大幅度减产。

2.4.2 发生规律

枸杞蚜虫属同翅目,蚜科,以卵在枸杞枝条缝隙内越冬,春梢开始抽发时,卵孵化为干母。第一代成虫繁殖23代后出现有翅蚜,5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虫口密度最大。6月中下旬是蚜虫危害的最高峰。10月下旬将卵产在枝条缝隙处越冬。

2.4.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充分运用修剪措施:A.休眠期修剪后的枝条和枸杞园干枯的杂草集中带出园外烧毁,减少越冬基数。B.及时进行夏季修剪,枸杞蚜虫在五月下旬以前,主要集中在徒长枝、根孽苗和强壮枝的嫩梢部位,通过及时疏剪徒长枝、根孽苗和短截强壮枝梢,带出园外烧毁,既降低了生长季节的虫口密度,也提高了防效。(2)运用水肥措施,主要是重视施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以及适当的控制灌水次数,使枸杞树体壮而不旺,提高树体的抗虫能力。

  药剂防治:(195%矿物油300倍液;(25%桉油精10001500倍液;(30.5%苦参碱300500倍液;(40.6%印楝素5001000倍液;

  天敌防治:释放瓢虫。

物理防治:悬挂绿真物理诱黏剂,每隔810米一片,蚜虫粘满后应及时更换。

2.4 枸杞木虱

2.4.1 为害症状

  木虱成虫与若虫都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枸杞嫩梢,叶片表皮组织吸吮树液,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时成虫、若虫对老叶、新叶、枝全部危害,树下能观察到灰白色粉沫粪便,造成整树树势严重衰弱,叶色变褐,叶片干死,产量大幅度减收,质量严重下降等,最严重时造成12年幼树当年死亡;成龄树果枝或骨干枝翌年早春全部干死。

2.4.2 发生规律

  枸杞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以成虫在树冠、土缝、树皮下、落叶下、枯草中越冬。翌年气温高于5时,开始出蛰危害。一般在3月下旬出蛰危害,出蛰后的成虫在枸杞未萌芽前不产卵,只吸吮果枝树液补充营养,常静伏于下部枝条的向阳处,天冷时不活动。枸杞萌芽后,开始产卵,孵化后的若虫从卵的上端顶破卵壳,顺着卵柄爬到叶片上危害,若虫全部附着在叶片上吮吸叶片汁液,成虫羽化后继续产卵危害,每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大约35天,由此可以判断木虱一年发生5代。

2.4.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枸杞木虱主要在树冠下土缝中、落叶下、枯草中越冬,每年3月上旬集中清除枸杞园内落叶、枯草,对减少越冬代基数有很大关系;(2)抓关键防治适期:枸杞木虱是枸杞所有害虫中出蛰最早的害虫,一般出蛰盛期,枸杞都还没有展叶,紧紧抓住这一防治佳期,选准对路农药,完全可以控制全年的木虱总量。抓关键防治时期是防治枸杞木虱两大防治关键技术之一。

   药剂防治:(195%矿物油300倍液;(20.5%苦参碱300500倍液;(30.6%印楝素5001000倍液;(410%多杀霉素10001500倍;(55%桉油精10001500倍。

2.5 枸杞瘿螨

2.5.1为害症状

成若螨可刺吸叶片、嫩茎和果实。叶部被害后形成紫黑色痣状虫瘿,直径17mm,虫瘿正面外缘为紫色环状,中心黄绿色,周边凹陷,背面凸起,虫瘿沿叶脉分布,中脉基部和侧脉中部分布最密。受害严重的叶片扭曲变形,顶端嫩叶卷曲膨大成拳头状,变成褐色,提前脱落,造成秃顶枝条,停止生长。嫩茎受害,在顶端叶芽处形成长35mm的丘状虫瘿。

2.5.2 发生规律

  枸杞瘿螨又称大瘤瘿螨,分类上属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每年发生多代,北方地区以成螨在树皮缝及芽鳞片内等隐蔽处越冬。翌春枸杞芽露绿时,越冬成螨开始出蛰活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展叶时,出蛰成螨大量转移到新叶上产卵,孵出的幼螨钻入叶组织内形成虫瘿。8月上旬至9月中旬危害达到高峰,虫瘿外成螨爬行活跃。11月初成螨进入越冬状态。蚜虫与木虱为主要传播媒介。

2.5.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枸杞瘿螨以成螨在枝条芽眼处群聚越冬,在生产中利用枸杞瘿螨群聚在果枝上越冬的习性,在休眠期对病残枝疏剪,对减少越冬瘿螨基数有明显的作用;(2)增施有机肥,合理搭配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耐螨能力。

药剂防治:(1)萌芽前7天左右,清园,将95%矿物油兑水稀释150倍,对树冠、地面、田边、地埂、杂草进行全面喷雾;新梢长46cm时、老眼枝开花期、夏果期至秋果期,用95%矿物油300倍或5%桉油精10001500倍或0.6%印楝素5001000倍液或 0.5%苦参碱300500倍液,对树体均匀喷雾,以喷湿树干、叶片至液滴不滴落为宜。(注:若虫口基数大,建议间隔2周再重喷1次);秋季清园,将95%矿物油兑水稀释150倍,对树冠、地面、田边、地埂、杂草进行全面喷雾。(2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23次。

2.6 枸杞蓟马

2.6.1 为害症状

蓟马成虫、若虫均对枸杞构成危害,严重时虫体密布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叶片上形成微细的白色小点,叶片背面密布黑褐色排泄物,被害叶片略呈纵向反卷,造成早期落叶。果实被害后,常失去光泽,表面粗糙有斑痕,果形萎缩,甚至造成落果。

2.6.2 发生规律

蓟马雌成虫主要行孤雌生殖,偶有两性生殖,极难见到雄虫。雌成虫寿命8 10d,卵散产于叶肉组织内,每次产卵2235粒,5-6月卵期为67d。若虫在叶背取食,到高龄末期停止取食,落入表土化蛹。成虫极活跃,善飞能跳,可借自然力迁移扩散。成虫怕强光,多在背光场所集中危害,阴天、早晨、傍晚和夜间才在寄主表面活动。这也是蓟马难防治的原因之一,当用常规触杀性药剂防治时,因为该特性,白天喷不到虫体而见不到药效。成虫在枯叶下等隐藏处越冬,次年春季枸杞展叶后即活动,危害枸杞植株,6-7月危害最重。

蓟马喜欢温暖、干旱的天气,其适温为2328,适宜相对空气湿度为40% 70%;温湿度过大不能存活,当湿度达到100%、温度达31时,若虫全部死亡。在雨季,如遇连阴多雨,则能导致若虫死亡;大雨后或浇水后致使土壤板结,能使若虫不能入土化蛹和蛹不能孵化成虫。

2.6.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清理园地:根据枸杞蓟马成虫在枯叶、落果的皱痕等隐藏处越冬的习性,于秋季枸杞采摘结束和春季枸杞修剪时,清除田间枯叶、落果及杂草,在田园外集中焚烧,降低后期危害的虫源。(2)肥水管理:加强肥水管理,适时灌水施肥,促进枸杞生长,提高植株抗害能力,减轻危害损失。(3)土壤耕作:在秋冬季节成虫越冬期,结合田间管理,进行松土、灌溉,破坏枸杞蓟马越冬环境,以消灭越冬虫口。

药剂防治:(1)蓟马发生初期,可用0.6%印楝素5001000倍或5%桉油精7501000倍单独用。(2)若蓟马发生严重,5%桉油精7501000+10%多杀霉素7501000倍进行防治,间隔35天,连喷2次。

2.7 枸杞红瘿蚊

2.7.1 为害症状

越冬代红瘿蚊羽化为成虫,出土2d后即产卵于春蕾中,孵化为幼虫后开始危害。枸杞受危害后,被危害的幼蕾变圆,变亮,肿胀成虫瘿。后期花被变厚,撕裂不齐,呈深绿色,不能开花,最后枯腐干落。花、果、子房膨大为畸形,不能完成发育。4月中旬展叶现蕾时,成虫羽化产卵于春蕾中,以幼虫危害子房,而其它各代均以幼虫危害花蕾。7月下旬—8月中旬成虫又陆续羽化,危害秋季花蕾。9月末代幼虫老熟入土越冬。

2.7.2  发生规律

枸杞红瘿蚊以老熟幼虫在浅层土壤结茧越冬。宁夏中宁地区1年可发生6代,以第1代、第2代和第6代为害最为严重。4月中旬枸杞现蕾期,越冬代红瘿蚊成虫羽化出土并产卵。5月上旬第1代幼虫为害达到高峰,主要为害老眼枝(2年生果枝) 花蕾。5月下旬第1代红瘿蚊成虫集中羽化。6月中旬第2代幼虫为害达到高峰,主要为害寸枝上的花蕾。7月上旬第3代红瘿蚊为害达到高峰。7月中旬至8月下旬,枸杞生长处于休眠期,红瘿蚊为害减轻。8月下旬秋梢萌发,红瘿蚊成虫羽化并产卵。9月中旬末代红瘿蚊为害达到高峰,9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

2.7.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在早春完成修剪、清园、整地后,在枸杞萌芽开始覆膜,不能迟于现蕾期,5月中旬前后撤膜;同时,进行土壤毒土处理,将越冬老熟幼虫杀死在出土前。结合夏季修剪,剪除有害虫果枝,摘除有虫害果,集中深埋。

药剂防治:(195%矿物油300倍液;(25%桉油精10001500倍液;(30.5%苦参碱300500倍液;(40.6%印楝素5001000倍液;(510%多杀霉素7501000倍。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