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中心 >>植保方案 >>草莓 >> 草莓种植情况及病虫害防治
详细内容

草莓种植情况及病虫害防治

草莓种植情况及病虫害防治

一、 草莓作物特点及分布区域

1.1    草莓作物特点

草莓(Fragaria ananassa)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的水果之一,是经济效益较高的浆果类果品。具有适应性强、结果早、周期短、经济效益高、见效快等特点,近年来草莓产业发展迅速。

草莓栽培以露地栽培与保护地栽培并存,保护地栽培在华北地区以日光温室促成栽培和塑料大棚半促成栽培为主,南方以塑料大棚促成栽培或半促成栽培为主。草莓种植分冬夏两季,一般冬草莓8月底至9月初定植,11月结果,到第二年5月结束;夏草莓结果从4月底到11月底,但甜度不如冬草莓,适合加工。

我国草莓主要以国内鲜食为主,约占总消费量的95%;加工比例较小,主要以草莓酱、草莓酒、草莓汁、草莓干、草莓罐头等初级加工品为主,出口规模较小。

1.2    草莓种植面积、产量与分布区域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草莓种植面积为180万亩,年产量为306万吨。2006年,我国草莓生产总量和规模均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草莓第一生产大国。目前我国草莓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江浙沿海到新疆内陆都有种植。

国内草莓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安徽、江苏、河北、四川和浙江等地,主栽品种有果形大、外观美、口感好的“章姬”“红颜”等品种,以及抗病性好、产量高的“甜查理”等品种。

1.2.1 辽宁丹东东港市

草莓是辽宁省东港市的农业主导产业,栽培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品牌优势突出。无论是栽培规模、技术水平、产量品质、三产融合,还是草莓品牌影响力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东港市是我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是“中国草莓第一县。东港市所辖15个乡镇均有草莓生产,其中椅圈、黄土坎、小甸子、孤山、马家店、前阳、合隆等7个乡镇栽培面积较大。

东港市现有草莓栽培面积15万亩,总产量23万吨,总产值达46亿元。东港市草莓生产以日光温室、早春大拱棚、露地3种栽培方式并存,与全国其他草莓产区单一的栽培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设施草莓10%用于本地鲜果销售或加工,90%采用精包装销往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露地草莓以加工为主。全市拥有草莓专业合作社324家,家庭农场49家,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比重在85%以上,草莓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随着草莓种植年限的增多, 特别是设施草莓生产,出现因栽培管理不当、土壤重茬、品种退化、抗病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的病害加重。目前东港地区草莓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白果病等,主要虫害有螨类、蚜虫、白粉虱等。主要防治方法见第二部分草莓病虫害防治方法。

1.2.2 安徽长丰县

安徽设施草莓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4月底大量上市,此期恰逢冬春季水果紧俏季节,深受消费者欢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安徽长丰县是全国设施草莓第一大县,被誉为“中国草莓之都”。2019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到21万亩,种植品种主要以“红颜”为主,草莓总产量达到35 万吨,产值55亿元。

目前栽培方式主要以设施栽培为主。全县草莓种植万亩乡镇有水湖镇、罗塘乡、左店乡、杜集镇、义井乡5个乡镇,草莓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长丰县草莓种植品种单一,死苗率高;连作障碍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病原菌多;病虫害严重。最主要的病虫害是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红蜘蛛、蓟马和蚜虫,尤其灰霉病更是常发性病害,发生时一般正值草莓上市期。

1.2.3 山东烟台市

烟台是我国草莓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约20万吨,年出口量近4万吨,是全国最大的草莓出口基地。

1.2.4 河北保定满城县

多年来,满城县始终是草莓新技术的摇篮。目前,该县草莓种植面积5万亩,年总产量约10万吨,产值达4.2亿元,并辐射保定周边、顺平、徐水等发展草莓种植4万余亩。

满城县于1985年成立全国第一家县级草莓研究所,先后承担草莓日光温室促成栽培、草莓土壤消毒、绿色无公害草莓栽培等30项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先后推广种植了红颜、章姬、“阿尔比”等近50个草莓品种,目前主栽品种“红颜”、“玫瑰”,外观漂亮、口感香甜、品质优良。种植方式有露地栽植、地膜覆盖、中小拱棚、日光温室等多种,采摘期从元旦前至第二年6月份,长达8个月。

1.2.5 四川双流县

目前双流县草莓种植总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产值到达了5亿元以上,有机草莓园示范基地两个。

二、草莓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2.1 灰霉病

2.1.1 为害症状

  在草莓生长的各个阶段都可感染,主要危害草莓叶、花、果梗和果实。在叶片上发病时,病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部微具轮纹。干燥时病部褐色干腐,湿润时叶背出现乳白色绒球状菌丝团。果实被害时最初出现油状淡褐色小黄点,进而斑点扩大,全果变软,出现由病原菌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组成的灰褐色霉状物。另外,病菌还能在被害植物上形成扁平形,或不定形黑色鼠粪状菌核,菌核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2.2.2 发病规律

  该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菌在被害植物组织内过冬,在气温18~20℃、高湿条件下大量繁殖,孢子在空气中传播。栽植过密、氮肥过多、植株生长过于繁茂、灌水过多、阴雨连绵和空气湿度过大时发病严重。灰霉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设施栽培和陆地栽培均易发生,一般可减产10%~30%,发病严重年份可减产50%。

2.2.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2)水旱轮作,或与十字花科蔬菜、豆类轮作;(3)及时摘除棚内霉层较重的病果、病枝,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残体;(4)夏季高温消毒。

药剂防治:(1)发病前或发病初期,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或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300倍液;(2)5%香芹酚水剂1000倍液;(3)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600倍液+5%香芹酚水剂2000倍液;(4)10%多抗霉素800~1500倍。若发病严重,可适当增加用量。

2.2 白粉病

2.2.1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草莓叶片、花、果梗和果实等多种器官。发病初期,在叶片上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缘向上卷起,叶片呈汤勺状,上面发生大小不等的白色粉状物和暗色污斑。花蕾受害,花瓣不能正常开放,果实早期受害,幼果不能正常膨大。果实受害后期,果面覆有一层白粉,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失去商品价值。

2.2.2 发病规律

  该病原为粉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病菌以菌丝体在受侵染的组织内越冬,是一种活体寄生的真菌。温度和空气湿度是影响草莓白粉病发病的最主要环境因子,适宜的发病温度是15~25℃,低于5℃或高于35℃均不能发病,适宜的发病湿度是40~80%,分生孢子在有水的情况下不能萌发,降雨抑制孢子传播。

2.2.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2)不要过量施用氮肥,栽植密度不要过大;(3)及时摘除棚内霉层较重的病果、病枝。

药剂防治:(1)发病前或发病初期,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300倍液或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2)5%香芹酚水剂1000倍液;(3)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600倍液+5%香芹酚水剂2000倍液;若发病严重,可适当增加用量。

2.3 炭疽病

2.3.1 为害症状

发病初期,植株叶片白天出现萎焉,晚上还能恢复。几天后出现枯萎,接近地表面茎基部易折断,茎基部靠地表面处从一侧先发生红褐色病斑,扩展后引起半边或整个茎部组织变色和坏死。生产中引起草莓死棵的病害还有茎腐病、红心根腐病、黄萎病和青枯病。草莓炭疽病与草莓茎腐病、红心根腐病、根腐病区别在于感染的病株首先根部先腐烂、易拔出,而炭疽病根系开始不腐烂,较新鲜,且难拔起。与黄萎病区别在于黄萎病新抽幼叶表现畸形,3片小叶中1-2片变狭小,呈舟形,叶色变黄,表面粗糙无光泽,然后叶绿变褐向内凋萎枯死,根系变黑褐色。而炭疽病幼叶正常,不变黄,无畸变。与青枯病区别在于青枯病的病株横切根茎可见维管束环状褐变,并有白色混浊黏液溢出,而炭疽病根茎横切面可见自外而内的棕红色或黑褐色病斑。

2.3.2 发病规律

草莓炭疽病的病原属半知菌亚门毛盘孢属。病菌分生孢子在5℃-40℃范围内均能萌发,适宜范围为25℃-30℃,孢子萌发率为28.3%,低于5℃不萌发。大多数草莓炭疽病都是在育苗期间感染,防治草莓炭疽病必须早下手,提前预防非常重要。草莓炭疽病属典型高温型病害,发病适温为28℃-32℃,故育苗期高温阶段发病重,尤其遇到暴雨、大风等天气后,匍匐茎上产生大量伤口,随水侵染的炭疽病菌会造成病害爆发。夏季室外育苗,在高温高湿天气下特别容易感染炭疽病。

2.3.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对育苗地提前进行土壤熏蒸消毒,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2)草莓匍匐茎伸长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田间摘老叶及降雨的前后进行重点防治。

药剂防治:(1)育苗期选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根部型2000~3000倍进行灌根,预防炭疽病的发生;(2)选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或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300倍液叶面喷雾,7~10天一次,连续喷施3~4 次;(3)选用47%春雷﹒王铜600~800倍叶面喷雾;(4)选用10%多抗霉素800~1500倍叶面喷雾。

2.4 叶斑病

叶斑病又称蛇眼病是草莓的常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发生普遍。发病较轻时生产无明显影响,严重时发病率60%,部分叶片坏死干枯,明显影响草莓产量。

2.4.1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班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2.4.2 发病规律

病原为杜拉柱隔孢Ramularia tulasnei Sacc.。病菌以病斑上的菌丝或分生孢子越冬,有的可产生菌核或子囊壳越冬,在田间可通过气流传播。

光照不足,多阴雨天气,发病重。重茬田、排水不良、管理粗放的多湿地块或植株生长衰弱的田块发病重。

2.4.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定植时淘汰发病苗。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被害叶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1)发病初期喷施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或选用47%春雷﹒王铜600~800倍叶面喷雾,间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3)10%多抗霉素800-1500倍液叶面喷雾,间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5 芽枯病

草莓芽枯病俗称“烂心病”,是温室和拱棚栽培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

2.5.1 为害症状

主要危害蕾、新芽、托叶和叶柄基部。发病初期,花苞和新芽呈现萎蔫青枯状,后失去活力变成黑褐色而枯死。叶柄基部托叶如被侵染,就是展开的成叶也萎蔫,受害株的叶数,坐果数也减少,重病株则全株死亡。轻病株随以后气温的升高,还可以长出新蕾和新芽。

2.5.2 发病规律

病原为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幼果发病、流水、农具以及堆肥传播。

气温低及遇有连阴雨天气,易发病,寒流侵袭或湿度过高发病重。冬春保护地栽培时,开始放风时病情扩展迅速,温室或大棚密闭时间长,发病早且重。

2.5.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不要在病田育苗。适宜的栽植密度和栽植深度,及时摘除病叶和下部枯黄老叶,使通风透光良好,大棚和拱棚栽培时要通风换气。合理灌溉,浇水宜安排在上午,浇后迅速放风降湿,防止湿气滞留。

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或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3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800~1500倍;若发病严重,可适当增加用量。

2.6 叶枯病

2.6.1 为害症状

叶片发病,初生紫褐色小斑,一般是在叶缘,后扩展成黄绿色大斑。嫩叶发病常始于叶尖,沿主脉向叶内发展,病斑褐色,边缘深褐色,最后形成“V”字形的大斑,病斑上可出现轮纹,后期病部生出黑褐色小粒点,一般每片叶上只 1 个大斑。

2.6.2发病规律

病原为草莓日晷壳菌 Gnomonia fructicola (Amaud) Fall。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在田间可通过气流传播。

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温暖潮湿,有利于发病。棚室条件下,棚室内外温差大,棚内温度高光照条件差,叶组织柔嫩易发病。露地草莓遇春季潮湿多雨或大水漫灌也易流行。

2.6.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耐病品种。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大水漫灌。加强棚室温度和湿度及光照管理,适时适量通风换气,防止湿气滞留,减少棚膜和叶面结露。收获后及时清除病老枯叶。

药剂防治:发现零星病叶开始喷药,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或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3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800~1500倍;若发病严重,可适当增加用量。

2.7 根腐病

2.7.1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草莓的根部。该病可以分为急性萎蔫型和慢性萎缩型两种类型。急性萎蔫型多在春、夏季发生,在3月中旬至5月初,特别是久雨初晴后,植株突然凋萎、青枯状死亡。慢性萎缩型主要在定植后至初冬期间发生,根系先从幼根先端或中部变成褐色或黑褐色腐烂,横切根茎,中心呈赤褐色。定植后在新生的不定根上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长、红褐色至黑褐色梭形长斑。严重时,病根木质部及根部坏死褐变。整条根干枯,地上部叶片变黄或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2.7.2 发病规律

  该病病原菌为草莓疫霉菌,属鞭毛菌亚门,只侵染草莓。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地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夏,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卵孢子晚秋初冬时产生游动孢子,侵入主根或侧根尖端的表皮,形成病斑。病斑部位产生的孢子囊借助灌水或雨水传播蔓延。该病是低温病害,低温6~10℃是发病适温,低温高于25℃则不发病或发病轻。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灌水方式、灌水量、灌水时间是诱发草莓根腐病主要因素。大水漫灌易造成病害流行,小水浅灌或滴灌发病轻。

2.7.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2)适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3)草莓采收后,将植株全部清除,施入大量有机肥,深翻土壤、灌足水,在光照最充分,气温较高的夏季7-8月,地面覆膜15天以上,高温消毒。

药剂防治:防治草莓根腐病关键是要抓“早”,从苗期抓起,幼苗要“带药出嫁”。治疗第一步:清除棚内发病中期和发病晚期的病株;第二步: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根部型1000倍液灌根或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500倍灌根或47%春雷﹒王铜600~800倍灌根,每株灌根500~1000ml。

2.8 枯萎病

枯萎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一旦发病就会迅速蔓延,很难根治。

2.8.1为害症状

枯萎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开花至收获期。以病菌侵害根部,先在地上部分表现出病态,心叶变黄绿色或黄绿色卷曲,变小变狭,呈船形,叶片无光泽,下部叶片变紫色枯萎,叶缘褐色向内卷。叶柄和果柄的维管束也变褐色与黑褐色,地下根系呈黑褐色,不长新根,潮湿时近地面基部长出紫红色的分生孢子。

2.8.2 发病规律

枯萎病病原为尖镰孢菌草莓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fragariae Winks et Willams病原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在种子上越冬,在田间可通过病根、病叶、土壤和水传播。

15~18℃开始发病,22℃以上发病最严重,25~30℃会造成病株枯死,萎蔫也最多。连作,土质黏重,地势低洼,耕作粗放,土壤过酸,施肥不足,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肥料等,均能引起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

2.8.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有条件的地区可实施水旱轮作。种植时发现根发黑的病苗要挑选出来集中烧毁,病穴施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药剂防治:从苗期抓起,幼苗要“带药出嫁”。治疗第一步:清除棚内发病中期和发病晚期的病株;第二步: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根部型1000倍液灌根或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500倍灌根或47%春雷﹒王铜600~800倍灌根,每株灌根500~1000ml。

2.9 红蜘蛛

2.9.1为害症状

  受害叶片先从叶背面叶柄主脉两侧出现黄白色至灰白色小斑点,叶片变成苍灰色,叶面变黄失绿,为害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在植株上先为害下部叶片,向植株上部叶片蔓延,在叶背拉丝结网躲藏,喜群集叶背主脉附近吐丝结网,于网下为害;可借风力及人员活动扩散传播;世代交替为害,防治不及时极易蔓延暴发。

2.9.2 发生规律

  红蜘蛛在棚室的枯枝、腐叶、土缝中或随种苗移栽进入棚室,当日平均气温10℃以上成螨开始活动,日平均气温达到16℃时雌螨开始产卵;通常以成螨、若螨在草莓叶背刺吸汁液、吐丝、结网、产卵和为害。

2.9.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红蜘蛛主要寄生在草莓老叶上,及时清除老叶既可降低虫口数量,还可加强通风、透光,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

药剂防治: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0℃以上,开始使用95%矿物油300倍液、5%桉油精1500倍液、0.6%印楝素500~1000倍液、0.5%苦参碱300~500倍液,交替使用,进行预防,7~10天一次。

生物防治:在棚内发现红蜘蛛成虫后,可以释放捕食螨来控制棚内红蜘蛛数量,注意捕食螨要在晴天下午五点后或是阴天释放。

2.10 蚜虫

2.10.1 为害症状

  成虫、若虫群集在草莓叶片背面和心叶、叶柄,吸食草莓汁液,分泌蜜露,生长点和心叶受害后,叶片卷缩、扭曲变形,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2.10.2 发生规律

  蚜虫在温室草莓危害主要集中在2~5月和9~12月份,3、4月份为盛期,多在嫩叶、叶柄、叶背活动吸食汁液,分泌蜜露污染叶片,同时蚜虫传播病毒,使种苗退化。

2.10.3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棚内悬挂黄板(绿真物理诱黏剂),诱黏蚜虫;

药剂防治:可叶面喷施5%桉油精1000~1500倍液、0.6%印楝素500~1000倍液、0.5%苦参碱300~500倍液等植物源药剂。

生物防治:释放蚜虫的天敌昆虫--瓢虫来捕食蚜虫。

2.11 白粉虱

2.11.1 为害症状

  主要以若虫和成虫吸食寄主植物的汁液,被害叶片褪色、变黄、枯萎、甚至死亡。除直接危害外,还能分泌大量蜜露,污染叶面和果实,引起煤污病,同时还可以传染病毒病。

2.11.2 发生规律

  以各种虫态在保护地内越冬或继续危害,成虫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不善飞,一般群集在叶背面。成虫具有趋嫩性,因此在植株上部成虫量大。平均每头雌虫产卵150粒,幼虫孵化后,先爬行活动数小时,当找到适宜取食场所后,便将口针插入组织内,取食汁液进行危害。

2.11.3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棚内设置黄板(绿真物理诱黏剂),诱黏白粉虱。

药剂防治:使用5%桉油精1000~1500倍液、10%多杀霉素750~1500倍液、0.6%印楝素500~1000倍液、0.5%苦参碱300~500倍液。

生物防治:释放害虫天敌丽蚜小蜂,丽蚜小蜂可将卵产于白粉虱若虫的体内,可有效控制白粉虱虫口数量。

2.12 蓟马

2.12.1 为害症状

蓟马,体微小,平均体长0.5-15mm,隐藏于草莓花内或其它幼嫩组织部位,以锉吸式口器锉伤吸取草莓嫩叶或花器中的汁液,受害叶片上布有灰白色斑点,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或停滞。受害花朵萎蔫,变褐色,不能结实。为害草莓幼果使草莓果成茶褐色,降低商品价值。

2.12.2 发生规律

蓟马能繁殖多代,化蛹和越冬在土壤和栽培基质里,造成虫害连年发生,危害严重。温室栽培草莓,在定植后入冬前和春季气温回升后有2个危害高峰;大棚和露地栽培从春季气温回升就开始危害,直至秋季温度冷凉后减弱。环境条件影响蓟马危害的严重程度和种群密度。降雨抑制蓟马的种群。露地栽培喷灌比采用滴灌灌溉的蓟马问题少。干热天气加重蓟马的损失,而冷的天气作用相反。

2.12.3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及时清除并销毁受害叶片、花、果实和田间杂草,降低蓟马种群的数量,通过加强水肥管理来提高草莓抗病虫害的能力。利用蓟马的趋蓝性,在棚室内悬挂蓝板诱杀蓟马。

药剂防治:蓟马发生初期,可用植物源农药0.6%印楝素500~1000倍、或5%桉油精750~1000倍+10%多杀霉素750~1000倍进行防治,若蓟马发生严重,间隔3~5天,连喷2次。

生物防治:释放东亚小花蝽可以有效控制蓟马的发生。

2.13 斜纹夜蛾

2.13.1 为害症状

斜纹夜蛾成虫夜间活动,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液有趋性。卵呈块状多层排列,多产于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反面,卵块上覆盖棕黄色绒毛。初孵幼虫多在卵块附近昼夜取食,3龄后开始分散,4龄后食量骤增,5龄、6 龄进入暴食期,昼伏夜出危害。幼虫老熟后,入1~3cm浅土层作土室化蛹。1~2 龄幼虫群集啃食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及叶脉成窗纱状;3 龄以上幼虫分散危害,咬食叶片,仅留主脉,有假死性,对阳光敏感,天晴时白天躲在阴暗的草莓基部或土缝里,夜晚出来危害,大发生时幼虫密度大,以致产量损失严重。

2.13.2 发生规律

斜纹夜蛾喜阴,特别在草莓繁苗期郁蔽的环境下易发生。在草莓上危害,前3代及部分第4代主要在草莓繁苗期危害,第4、5代在草莓移栽后发生危害。以幼虫取食草莓叶片、花和果实为主,严重时花果被害率可达30%以上。

2.13.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斜纹夜蛾食性杂、取食寄主植物多,应提倡作物连片种植,减少田间插花种植; 清除杂草,收获后翻耕晒土或灌水,以破坏或恶化其化蛹场所; 结合田间疏枝叶疏花果管理,摘除卵块和群集危害的初孵幼虫,以减少虫源。

生物防治:在草莓园管理、农事操作活动中,做好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保护。在幼虫进入3龄暴食期前,使用0.6%印楝素500-1000倍液或5%桉油精1500倍+10%多杀霉素1500倍或32000IU/mg苏云金杆菌亩用量30-50克。


seo seo